公告:

广州杭州商家争抢一片“焦叶”

商标注册在线 http://www.regtm.com/ 2011-7-12 商标网

 两个近似的注册商标


  “蕉叶”之争要追溯到1989年,当时香港人张景辉、康泰旅行社和周润发的太太一起创办了香港蕉叶咖喱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蕉叶),逐渐在香港、日本、悉尼、韩国、菲律宾等地成立了多家餐饮分店,引领了多地的泰国菜潮流。


  香港蕉叶的创始人之一张景辉告诉记者,1997年,香港的传菜厨师罗定民来到广州,开始仿冒生意火爆的香港蕉叶餐厅,在广视宾馆一楼开设了第一家蕉叶风味屋,并于2002年成立广州蕉叶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蕉叶)。


  而昨日记者登录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的网站却看到如下信息:“本公司全部都是直营店,没有加盟店”、“创立于1995年,请认明广州蕉叶”。


  查阅资料可见,2002年10月7日,广州蕉叶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取得蕉叶图形图标的商标注册证。2003年,国家工商总局将蕉叶的商标裁定给了香港蕉叶,这一商标专用权包括蕉叶图形、文字“蕉叶”和英文“Banana Leaf”,并明确其使用范围为“餐厅、自助食堂、快餐馆”等餐饮服务项目。此后,香港蕉叶被亚洲蕉叶收购,又将“蕉叶”商标权授权给杭州蕉叶在中国范围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使用。


  记者仔细比对两家“蕉叶”的商标发现确实比较近似:杭州蕉叶的商标是一片小蕉叶下面写着中英文,广州蕉叶的商标则是大蕉叶下写着英文,英文中都含有“bananaleaf”字样。


  两地出现不同的判决


  张景辉透露,亚洲蕉叶曾向“广州蕉叶”伸出橄榄枝。双方一度达成协议,亚洲蕉叶以4000万元现金加4000万元亚洲蕉叶的股权,收购广州蕉叶的5家门店。“罗定民拿了2000万元后,2008年提出了暂缓收购,但2000万元已被他挪到香港买房,迟迟不还”。


  2009年3月,杭州蕉叶开始在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起诉广州蕉叶在上海开设的上海金蒜头餐饮有限公司,侵犯了蕉叶商标权。杭州蕉叶认为,与香港蕉叶的注册商标不同的是,广州蕉叶的商标仅仅是个图片,没有任何文字。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广州蕉叶却使用了,并将图形、“广州蕉叶”和“Banana Leaf”在其店招、宣传品、餐具、餐巾等方面广泛使用,且将“蕉叶”二字刻意放大使用。


  2010年,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上海金蒜头餐饮有限公司使用的广州蕉叶商标侵犯了杭州蕉叶的商标使用权,赔偿损失30万元,并在上海《新民晚报》登报致歉。最后,此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广州蕉叶承诺不再使用“蕉叶”、“BananaLeaf”和图形构成的商标,并赔偿杭州蕉叶15万元。


  然而,广州蕉叶转头便在自己的“主场”广州发起了关于蕉叶商标不侵权的起诉,要求一审法院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判决确认广州蕉叶不侵犯杭州蕉叶的商标权,天河区法院支持了广州蕉叶的诉求。


  同一事件在上海和广州两地法院,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判决结果。


  二审将择期开庭


  对于“广州蕉叶”这一简称及英文“是否合法的问题”,一审法院认为,鉴于其获得的多项荣誉“蕉叶”和“广州蕉叶”的简称已经在特定地域内为相关社会公众认可,具有相应的市场知名度和识别经营主体的商业标识意义。因此,“广州蕉叶”这一简称,不仅没有明显的不正当竞争意图,也没有造成混淆误认,还能够与亚洲蕉叶、杭州蕉叶有效区分,至于“bananaleaf”其本身是“蕉叶”的英文翻译,属于公共领域的范畴。据此,一审天河法院判决广州蕉叶胜诉,确认不存在侵犯商标权行为。


  但杭州蕉叶代理律师主张,广州蕉叶只对蕉叶图形注册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即只能完整规范地使用其企业名称,广州蕉叶将“蕉叶图形+广州蕉叶+bananaleaf”组合使用没有合法来源,且正好构成对涉案商标的侵权。同时广州蕉叶先使用的范围是广州,法院判决其可以全国范围内使用,使商标权在全国受保护成为空话。


  目前,杭州蕉叶已经上诉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7月7日原本是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第一次开庭,后来却临时改成了庭询,择期再审。这让“蕉叶”商标的归属悬而未决。


  知识产权专家表示,商标的重要性决定了保护商标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应有之义,在法律上,保护商标专用权即保护企业在特定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商标的排他性权利。


 

商标分类查询
商标商品,服务分类查询
如:输入“冰箱”,查询可知属于11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