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到1999年,洛阳曾经历10年的“中国驰名商标”空白期;1999年到2009年,洛阳再历驰名商标缓慢增长期,一度落伍省内大部分市地。
2010年以来,洛阳市拥有的驰名商标数量爆发式增长,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最新一批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洛阳又有3个商标上榜,至此,洛阳市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达到17个。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标跻身“驰名”行列,“洛阳造”产品的知名度迅速攀升,“中国驰名”也越来越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
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史册中,“同仁堂”这个名称必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从而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被恒久载入了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史册。http://www.regtm.com商标注册在线。
在洛阳,同样有一个有着类似意义的响当当的名称——“东方红”。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还处于缺衣少食的那个年代,产自中国一拖集团的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全国机耕地60%以上的耕作任务,一度成为中国农机化的代名词,也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名称之一,深深地印在一代人的记忆之中。
作为“国字号”的老重工业基地,洛阳曾经拥有过一个史诗般的英雄时代。在“一五”、“二五”期间,除了中国一拖,还有9个重点工业项目落户洛阳,使洛阳成为国家乃至亚洲的重工业生产基地之一。依靠强大的工业产业,洛阳一度在全省坐稳了“洛老大”的位子。
然而在国家驰名商标的认定历程上,自1989年起,洛阳却有着连续10年的空白期,多年来无一商标被认定,不能不说是种尴尬。
这种尴尬一直持续到1999年。这一年1月5日,中国一拖“东方红”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一事件,不仅意味着洛阳在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道路上开始了破冰之旅,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农机行业实现了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驰名商标不是“评”的
那么,中国驰名商标的认证依据以及认定过程又是怎样的呢?“第一步还是企业申报。”据了解,企业在拥有较强的商标意识之后,能够认识到商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会自愿申报。申报材料形成后,由各级工商部门层层把关,最终送往商标总局审核、认定。这其中,地方工商部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如何针对企业进行商标知识宣传、提高企业对商标的认识、引导企业申请认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此前,洛阳市相关部门,企业自身,对于驰名商标并没有太多重视。自“东方红”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之后,洛阳的驰名商标诞生之路又经历了漫长的缓慢增加期。1999年至2009年,前后又有5个商标被认定,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司法认定的驰名商标——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公司的“洛玻”商标和伊川杜康实业有限公司的“杜康”商标。
中国驰名商标并不是“评”出来的,而是通过工商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认定出来的。当企业注册商标被侵权时,向法院提出侵权诉讼的同时,要求法院认定该商标为驰名商标的途径属于司法认定。
○驰名不一定非要家喻户晓
在洛阳市工商部门看来,2009年至2010年,是洛阳驰名商标认定路上的一个分水岭。截至2009年底,洛阳一共拥有6个中国驰名商标,含两个司法认定的驰名商标。而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最新一批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洛阳又有3个商标上榜——洛阳隆华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隆华”、洛阳大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华重”、洛阳市华通电缆有限公司的“华通”。至此,洛阳市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已经达到17个。
在这17个驰名商标中,既有“东方红”、“杜康”等家喻户晓的,也有一些看似不那么广为人知的商标存在,如“隆华”、“华通”等。
其实,中国驰名商标中“驰名”的定义,不一定非要“广为人知”。对于一些驰名商标,普通群众可能不认可,甚至未曾听闻。赵建伟介绍,驰名不是指被所有人认知或在所有社会公众中均有很高的知名度,而是指在相关的消费者中驰名就可以。如洛阳隆华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隆华”液体冷却装置、空气冷却装置和制冷容器产品,并非普通群众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产品,但其在同行业中有较大的市场占有量,因此不“广为人知”,不会影响它成为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