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足浴店突然关门,近百名消费者无处讨说法一事。
经查证,文中提到的“华夏良子足浴店”,店名实为“华夏艮子”(后改为“华夏之子”)。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事件
一字之差,记者也被“忽悠”
以《卡里还剩900多元,蓦然回首,店去人走……》为题,报道了顾客卡里的钱还没用完,这家足浴店却突然关门,消费者无处讨说法一事。
昨日上午9时许,热心读者致电河南商报记者称,这家店店名并不是“华夏良子”,而是“华夏艮子”,后来改为“华夏之子”,足疗卡上印的店名是繁体字。
华夏良子郑州办事处负责人王先生也称,他在郑州街头见过这家名叫“华夏艮子”的足浴店。“猛一看才知道是‘李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良’字上那一点被风刮掉了呢!”王先生说,他此前接到过多次与这家店有关的投诉,“一些顾客办完卡,才知道那家店不是‘华夏良子’,纷纷来我这儿投诉。”
“我家在农业路附近,这个店确实和‘华夏良子’很像。”市民陈先生说。
王先生说,“华夏良子”是一家专门从事医疗保健行业的集团化公司,在全国拥有300多家连锁分店,仅郑州就有大型分店4家,口碑还不错。“绿色、保健、养生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也是‘华夏良子’的经营理念。”
“名气大了,就有人‘搭便车’,借我们的名气忽悠顾客。”王先生担心,一些仿冒的足浴店,会毁掉他们辛辛苦苦拼出来的品牌。“比如这家,虽然门头几乎一样,但‘良’和‘艮’毕竟是两个字,不算仿冒‘华夏良子’这个牌子,我们也拿他没办法。”
网友
买本“金庸新著”,回去发现作者叫“金庸新”
不少网友也纷纷吐槽,聊起了自己遇到的“李鬼”。
@冯氏人家:朋友带着我去吃肯德基,吃完发现店门口的标志是“KFG”。她眉飞色舞地直赞这家店炸鸡好吃,我也没好意思说破。
@德笑巧克力:在郑州逛过一家“萍果”手机店,英文店名是“abble”。门头底色和苹果专卖店一样,只是商标上那只苹果被咬的是左边。
@乾子:饿了吃“康帅傅”,渴了喝“娃啥啥”,馋了吃“大白免”,闲了嗑“治治”,上网用“LBM笔记本”,洗发用“瓢柔”,洗衣服用“周佳”,闷了抽“中萃”,烦了就灌“丑粮液”。多完美的生活啊!
@书生无用:别提了,我买了一本小说,说是“金庸新著”。回家一翻,才知道作者名叫“金庸新”!
律师
商家要保护自己的品牌
严防被他人仿冒
“所谓‘李鬼’店面,实际上是商家打的擦边球,借助已经产生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引起陌生消费者注意。”河南世纪通律师事务所一级律师姚廷瑛认为,这种做法短期内有用,时间一长就会被戳穿。“不过,这种涉嫌扰乱市场的行为,对被模仿的品牌损害不小。别人几十年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可能会被这样的监管不严的‘李鬼’破坏。”
姚廷瑛说,商家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品牌,没有注册商标的最好去注册,谨防被冒用。“如果模仿已经注册过的商标,则是违反《商标法》的行为。《商标法》第52条第1款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注册后被仿冒,商家可以到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