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岛品牌岛外抢注商标
不仅仅是“国际旅游岛”、“海棠湾”商标被岛外企业抢注,“作为‘健康岛’概念的首创者,海南在‘非典’时期打造的‘健康岛’商标,也被岛外企业抢注,独具海南地域特色的‘嘉积’、‘五指山’等地理标志商标,也因被岛外抢注,而海南当地企业却不能注册和使用。”副省长李国梁说,“海南承受商标缺失之痛!”
正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我省商标品牌战略意识,近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大会,甚至邀请了国家工商总局、中华商标协会、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的领导们赴琼亲莅指导此次大会,共同吹响海南国际旅游岛挖掘、培育、抢注和保护商标品牌的号角,全面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海南著名驰名商标较少
“摸清家底,放眼全国,知己知彼,虚心学习,科学谋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商标品牌发展战略,特别要进一步强化海南企业商标品牌战略意识。”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认为,这是振兴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那么,建省以来,我省商标注册情况又如何?省工商局介绍,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量21195件,其中海南省著名商标176件,中国驰名商标16件,分别较2009年增长64.74%、33.33%和60%。
应当说,2009年以来,我省通过在全省235个工商所大力推进“一所一标”向“一所多标”纵深跨越,全省商标注册量大幅提升,但与我国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商标注册总量仍然较低,特别是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数量更低。
不仅如此,我省商标注册区域发展也不平衡。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海口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海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分别为15172件、109件、13件,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60%、61.9%和81.3%。全省商标注册总数、著名商标大部分集中在省会海口市,特别是全省16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有13个集中在海口,占全省总数的81.3%。
企业商标战略意识淡薄
“实事求是地讲,海南建省较晚,且经济总量小,商标工作起步慢、起点低,基础差,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较低,特别是海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少,且在区域发展上也不平衡。”在省政府于6日召开的全省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会议上,不少有识之士认为,这些客观因素固然影响了我省的商标工作,但一些地方政府领导重视不够,职能部门服务引导、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工作还不到位,也影响了商标工作的发展,而作为市场主体资格,不少企业品牌战略意识和商标战略意识较淡薄,更是制约我省商标品牌战略发展的重要原因。
今年力争注册商标3000个
适逢全省商标品牌发展战略盛会隆重召开,今年,我省又将如何科学谋划全省商标工作?“我省今年力争完成商标申请注册3000件以上,认定海南著名商标100件以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6件以上,引导企业进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50件以上。”省工商局局长黄成模在此次大会上表示,今年内,乡镇工商所须引导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至少申请注册一件农产品商标或地理标志;城区工商所应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引导申请注册一件旅游商标。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要结合“海南文明大行动”,加强对商标代理组织和代理人的监督管理,切实遏制恶意抢注行为,防止商标代理机构成为恶意注册商标的通道,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