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凌海市大业乡魏家村农民最忙碌的时节。外地客商收购西瓜的货车络绎不绝,瓜农们喜滋滋地摘西瓜、数钞票。村主任崔祥生拿起一个贴着“魏家西瓜”商标的西瓜来,给记者介绍这商标的美好寓意,还一个劲儿地发着感慨:“真没想到,小小的商标,同样的劳动,让乡亲们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大业乡气候、土质条件适合西瓜种植,尤其是魏家村,种植西瓜历史悠久,当地的西瓜具有品质好、绵甜可口等特点。2005年初,该村以集体商标的形式注册了“魏家西瓜”商标。“魏家西瓜”成为锦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集体商标,并很快成为省内外市场上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魏家西瓜”商标注册前,魏家村每年西瓜销售额在100万元左右,注册后销售额增长迅猛,去年已经突破200万元。
给农产品起个“好名字”
农业商标尤其是集体商标具有共享性,一个协会创造出了一个品牌,与之相覆盖的千家万户的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现在,品牌建设已经渗透到凌海市农业产业化的每一个环节。凌海市采取典型引路等多种方式,启发农民注册商标的主动性,并经常用农民们身边的“宝强”、“百合”、“健叶”、“圣田”、“煦峰”、“华跃”等当地知名商标,告诉农民现在早就不是“放在篮子里都是菜”的时代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经营性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的新阶段。
锦州百合食品有限公司的“百合”商标小菜畅销全国乃至出口国外,商标成为开拓市场的先锋。“百合”商标目前已经和历史悠久的著名商标“锦州小菜”相提并论了。一种农产品要打开销路,除保证质量的可靠性外,还必须通过商标这一焦点进行宣传,得到消费者的尽快认可。为了给更多的农产品起个好名字,凌海市工商局经常参与商标的取名、图案构思,给予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指导和帮助。
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凌海市工商局2002年帮助一家农事企业策划了“达莲”海产品商标,这个商标组合了企业经营者夫妇的名字,被企业欣然采纳并立即注册。出乎意外的惊喜是,“达莲”商标和达莲企业与大连(大连商标注册)市构成谐音,网站的点击率竟然出现“天文数字”,曾经有外地人提出高价购买“达莲”域名,由此让企业倍加珍惜自己这份无形资产。2003年注册的“健叶”牌韭菜商标,当时申报的商标是“建安”牌,工商局工作人员建议取建业乡政府的谐音“健叶”牌更有内涵,既可以反映产品历史悠久的地域优势,又点明了健康的无公害蔬菜之意。如今,随着品牌的良好声誉,建业乡政府也提升了知名度,可谓是一举三得。
关于魏家西瓜商标的图形设计,采取了形似西瓜而又不是西瓜的宇宙形状,又把西瓜的花纹设计成经纬线,暗示产品具有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桂鸟”鸡蛋的商标取名,有原产地杨桂村的含义;“乡农”大米的商标取名,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含义。
现在,凌海市很多农民、农事企业和经济组织商标注册意识明显增强,正在从“要我注册商标”转变为“我要注册商标”。圣田农产品有限公司主动到工商部门,请求对该公司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亩产量达2500多棵的西兰花蔬菜进行“圣田”牌商标注册。工商局仅用一天时间就办理完申请注册手续,注册后的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当年“圣田”牌西兰花创汇总额达168万美元。
一件商标富一方乡亲
在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中,商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百合”小菜一件商标,在凌海市带动了一个产业,致富了一方农民。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锦州百合食品有限公司在1997年就申请注册了百合商标,采取公司+农户+品牌的运作模式。目前,这家公司与凌海市17个乡镇20多个村屯的2万多农户签订了蔬菜种植合同,合同金额3000多万元,种植面积3万多亩,产量近2亿公斤,签约农民平均每亩增收1000至2000元。百合公司的产值2005年超过亿元,“百合”商标也在这一年成为辽宁(辽宁商标注册)省著名商标。
凌海市建业乡的韭菜具有地方特色,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生产遍及十多个村,种植面积2.2万多亩。一直以来,当地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较为分散,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2004年3月,在建业乡政府和凌海市工商局的帮助下,凌海市渤海湾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并及时为当地的韭菜注册了“健叶”牌商标。
通过商标,渤海湾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营销,形成了“公司+商标+农户”的发展模式,为提高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开拓了一条新路。渤海湾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沈阳市十二线蔬菜批发市场签订了每天供应“健叶”牌韭菜20吨的协议。商标注册前,北京(北京商标注册,北京商标注册代理)等外地来建业乡收购韭菜的车辆很少,注册后,仅北京来收购的车辆每天达10多辆,日销售韭菜20多万公斤,菜价高时达到每公斤3.6元。公司又与锦州华联、新玛特等几家大型超市签订了“健叶”牌韭菜销售协议,入场经营,为锦州市民提供了放心蔬菜。现在,建业乡年产“健叶”牌韭菜12万吨,年产值1.2亿元,远销北京、河北(河北商标注册)、吉林(吉林商标注册)、黑龙江(黑龙江商标注册)、内蒙古(内蒙古商标注册)等地。仅此一项,就为该乡农民增加4000多万元的收入。
搭上商标致富的快车
凌海市培育驰名、著名商标从制定计划、形成梯次结构做起,对具有一定规模、运行比较好、产品有一定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进行排队分析,逐年细化分解,制定出市著名、省著名、国家驰名商标培育计划,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著名、驰名商标争创的梯次结构;还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培育商标,对品牌已经形成,有能力争创著名、驰名商标的企业,积极协助他们申报市级、省级著名商标,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首先,凌海市积极引导农事企业大户注册农产品商标,如帮助庆海敏男绿产有限公司、凌海市农光种业有限公司等分别注册“红夏”牌植物树苗、“农光”牌种子,解决企业从无“牌”生产、借“牌”加工、傍“牌”经营转向自主注册商标、创牌生产经营;其次,凌海市积极引导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分别注册农产品商标,促进农产品向深度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引导乡镇企业注册商标,走“品牌兴农”之路,由乡镇政府牵头扶持,在具有特色农产品的区域组建特色型企业,以该企业为龙头进行商标注册;四是引导行业协会注册集体商标,走“农民+协会+农产品+市场”之路,指导魏家西瓜协会注册“魏家西瓜”集体商标,指导翠岩蔬菜协会和农产品加工协会申请注册“牛屯”牌集体商标,形成地域品牌,有利于统一开发管理,带动更多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