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沽里市场附近的一个夫妻馒头房因为蒸出的馒头可口好吃吸引了众多顾客,夫妻俩决定为自家的馒头申请注册商标——“柳记馒头”。
距离赵沽里市场不远的一个小门脸房就是这对夫妻开的馒头房,丈夫名叫柳林军,所以这家馒头房也以“柳记”作为招牌。从外表看,这家馒头房并没有出众的地方,唯一跟别家的不同就是店铺外排起了长队。摆放馒头的条案上,一溜排开地放着不少箱子,每个箱子的上面都张贴着“柳记馒头”字样,而且还依次标上了联系电话和地址等信息。装馒头的塑料袋也跟别家不同,直接跟馒头接触的塑料袋上没有任何字样,另套在外面的塑料袋上则跟箱子一样,带有名字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其实为了将自家的馒头做出特色,夫妻俩还在制作方法等方面下了功夫,使得蒸出的馒头受到了人们欢迎,每天都能吸引来大批顾客,甚至连住在和平区的顾客都会不定期地乘坐公交车来买馒头。虽然现在这个季节还不是销售旺季,可这家馒头房的日销售量还是让其他家馒头房羡慕不已,柳林军自己算了一下,馒头房一天最少要蒸10锅,每锅的馒头数约410个,这些馒头都能一个不剩地卖出去,那么一天下来至少要卖出4000多个。
为了让自家的馒头更有特色,他们特意到工商部门进行咨询,得知能为馒头注册商标后,夫妻俩就着手准备商标的申请工作了,因为顾客们都习惯地称他们为“柳记”,而且在跟别人介绍自家店铺时,他们也是以“柳记”为代称,所以俩人商量后决定,在注册商标的时候也沿用这个称谓。现在他们一面跟商标事务所进行申请,另一面则开始定制带字样的泡沫箱子和塑料袋等外用包装用品。
天津市商标事务所称,在天津市,个体馒头房为自家的面食注册商标,柳林军夫妻还是第一家。